当前位置:首页 > 美丽乡村

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名片 ——镇安县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1/8/18 浏览量:14911

治理后的岩湾村风景如画。

“这里原来是猪圈。”“路沿下以前是垃圾坑。”“那里先前是村民修建的厕所。”……8月5日,走在宽阔的通村水泥路上,镇安县云盖寺镇岩湾村党支部书记胡世坤回忆起几年前村里的脏乱情景时说。如今,岩湾村家家楼房白墙红顶,户户门前小院花墙,花坛中月季争奇斗艳……

岩湾村美丽乡村建设,只是镇安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镇安县积极探索符合县情实际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之路,多措并举,强化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铁腕治理、生态修复等综合措施,全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绿色发展势头强劲。

铁腕治乱 全域焕发新生机

家住镇安县云盖寺镇金钟村一组的皮信贵怎么也没有想到,如今不仅村子变美了,而且自己给木耳浇水每天还能挣120元钱。

皮信贵生活的变化,得益于镇安县的铁腕治乱。

镇安县委、县政府持续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认真落实《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深入推进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出台了《镇安县全面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十五条措施任务分解方案》等文件,成立了镇安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统筹协调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常态化开展全县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检查工作。

为了确保整治成效,全县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实行台账销号管理,建立了问题交办、限期办结、跟踪督办等制度,压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镇(街道)属地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部门协同、镇(街道)配合,共同发力,坚决防止出现违法占地堆放沙土弃渣、畜禽养殖粪便露天堆放等现象,严肃查处侵占林地、破坏植被、乱挖野生植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桥梁、电站建设等涉及河道施工项目管理,严肃查处未批先建、非法占地等各类违规建设及违规供地、批建分离、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等行为,严厉打击捕猎野生保护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非法采矿等活动,系统推进矿山修复和尾矿库治理等一系列保护措施,从源头上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据了解,2020年,全县出动执法人员300多人次,抽查企业70家,立案7起,罚款24万元,查封2家,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注重保护 天蓝山青水更美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为此,镇安县委、县政府采取得力措施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据商洛市生态环境局镇安县分局工作人员马露介绍,2020年镇安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6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02。全县水环境质量安全达标,环境风险安全可控,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镇安县以《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为主线,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标杆,严格矿产企业资源开发利用,督促企业编制并实施矿山生态保护恢复治理措施,做到开发治理并重。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28公顷,治理矿山导致的地质灾害9处。

5年来,镇安县强治理、重保护,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全县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信息化监管体系,完成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建成垃圾处理站20个、污水处理站42个,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0平方公里,建设高标准农田9.5万亩,造林41.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8.5%,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功能区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6年位居全市前列。

生态赋能 绿色发展质量高

镇安县木王镇桂林村六组村民李全芳,以前主要收入靠打工。自从G345国道通车后,她看到木王山景区的游客多了,村里正在搞美丽乡村建设,和家人一商量,盖起3层小楼,开办农家乐接待四方游客。“都是生态旅游改变了我的生活,我每年靠农家乐挣五六万元。”李全芳说话间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桂林村近年来依托生态旅游优势,实现就近就业70人,开办农家乐经营48户,年收入达120多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6200元增加到去年底的1.3万多元。和李全芳一样依靠生态旅游致富的,村里就有十几家。

近年来,镇安县系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守住绿水青山的社会效益日益彰显。

坐落在秦岭深处的镇安县矿产资源极其丰富,而由此带来的各种矿业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尾矿成为发展难题。位于镇安县的商洛尧柏秀山水泥有限公司秉承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投资2.2亿元,利用铅锌尾矿等工业废渣生产硅酸盐水泥熟料,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生态赋能,绿色循环经济的路子越走越宽。集山、林、田、湖于一体的月河镇罗家营村,便是受益于生态修复的乡村振兴村之一。罗家营村党支部书记刘建东介绍:“依托优美环境,我们策划实施‘农旅小镇’项目,可增加就业岗位500余个,将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